网站首页   媒体蚌医   正文

媒体蚌医

    《中国教育报》整版报道我校学生志愿服务品牌

    时间:2018-07-26浏览:


    7月22日,《中国教育报》“新闻·视觉”栏目彩色整版以《奉献已成为他们的气质——蚌埠医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掠影》为题,对我校常态化、多样化且富有特色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进行了深入报道。多年来,学校党委坚持立德为先,树人为本,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探索“仁心”、“仁术”相结合的育人机制,着力把文化育人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认真谋划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深入开展文化建设,广泛拓展文化教育,着力强化文化引领,逐步构建出体制健全、特色鲜明、效果良好的育人体系,打造出蚌医校园文化建设的精品文化和特色品牌。《中国教育报》的这次整版报道,全面彰显了我校校园文化创新建设的文化活力、校园文化精品建设的文化品味和校园文化规范管理的建设成果,向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和圆满闭幕献上一份沉甸甸的厚礼。
    报道链接地址:
    附《中国教育报》报道全文:
    奉献已成为他们的气质
    ——蚌埠医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掠影
    本报记者 张学军 摄 方梦宇 文
    对陈卓然来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作为蚌埠医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在省会合肥的实习工作占据了陈卓然的大部分时间。最忙的时候,她要连续在医院上3天夜班。即便如此,一有空闲,她还是会赶回学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前不久的一个周末,陈卓然得知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要举办遗体(器官)捐献的街头宣讲活动。周六晚上,她提前安排好手头上的工作,坐夜班车回到蚌埠。“这应该是我第6次参加校外的遗体(器官)捐献宣讲活动了。”她说。如今,这项公益活动已经开展了两年多,成效显著。在当日的宣讲活动现场,就有3位老人签订了遗体捐献协议书。
    除了遗体(器官)捐献宣讲活动,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还主办了多项品牌活动,如“爱心1+1”关爱弱势儿童、“牵手夕阳红”关爱老人、“爱心结防”结核病防控、“爱传万家”关爱失独家庭等。其中,“爱心1+1”关爱弱势儿童接力志愿服务活动项目荣获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2016年4月该项目又在全国志愿服务“4个100”先进典型评选中获得“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奖。
    “对于医学生来说,奉献精神必须成为一种职业气质。我们进行相关制度设计的初衷就在于此。”蚌埠医学院团委书记周静说。近年来,学校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志愿服务工作的系统化、课程化建设制度,不断推动志愿服务平台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在蚌埠医学院,每名本科生在学习期间需修满3至4个志愿活动学分,每个学分由32个社会责任学时来换算。
    将志愿精神内化于大学生的心,更是学校一以贯之的精神指引。蚌埠医学院首任院长谢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医学教育事业,故去后将遗体捐献给学校。他留下一句遗言:“宁可让学生在我身上划错千刀,也不能让学生在病人身上划错一刀。”这句话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蚌医人。
    医院实习工作,让陈卓然对医生这份职业有了更立体的了解,也让她切身体会到帮助病人脱离病痛带来的幸福。她深有感触地说:“感谢大学4年的志愿岁月,让爱成为一种行动自觉,让奉献成为刻在骨血里的印记。”
    (党委宣传部 团委)
    返回原图
    /